2023年6月学习资料
《以阳澄本土渔家文化促进幼儿表现力发展的研究》学习资料 | ||
主题:《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 ||
日期: 2023. 6.7 | 记录者:徐秀丽 | |
活 动 记 录 | 幼儿期是创造思绪形成的黄金时期,幼儿具有潜在的或正在萌发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具有不自觉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强等特点。笔者将根据这些特点,结合多年的美术教学活动,谈谈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任何一个儿童都具有创造力,而且人的创造力的发展开始于婴幼儿时期。美术教育理论工作者总结出儿童绘画的三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和写实期。这是孩子们渴望自主、创造、自我发现的时期,此时所奠定的基础可能会影响他们人生发展的全过程。笔者认为,要培养发展儿童美术的创造力,应该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一、为幼儿提供一种良好的、宽松的、愉悦的创作环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大胆,而在他们那充满童真与稚气的想象中创造力已经若隐若现,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发现并精心培育。幼儿的绘画是幼儿心灵的写真,当孩子们第一次握起蜡笔,手指一动,白白的纸上就出现了彩色的线条或圆圈时,他们的想象就展现出一个广阔的、成人理解不了的天地。 幼儿作画是他们自己用心灵表现对事物的认识,所以当他们投入地画一幅画时,是极其忘情而毫不虚伪的,这些未被束缚的幼儿绘画极其生动且富有生命力,他们有可能让太阳长上翅膀,让人有三个眼睛,让小花具有生命,让鱼儿飞在空中....孩子们的创作超凡脱俗,而又随心所欲。幼儿的这种表现和状态,我们教师不要横加指责,更不要给他们过多的绘画模式的训练。真正的艺术教育,是让孩子们靠自己的发现和想象去获得创造的快乐。 二、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幼儿处于创造思维的萌发阶段,虽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思维的逻辑性较差,但孩子们好奇的天性、勇于探索、丰富的想象、充满稚气的异想天开,为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发散思维的训练 (1)添笔画。在原来图形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幼儿添笔画创造出新的物体形象。如在图形的基础上启发幼儿添画出太阳、钟表、盘子、皮球、苹果、车轮、人物头像等,或给幼儿一个图形,让幼儿添上几笔,画出一幅完整的形象,如“O”添几笔可以变成蝴蝶、蜻蜓、金鱼等;根据幼儿发展情况让他们尝试泼墨画,在一滩墨迹上进行想象,看它像什么,然后添上几笔,使它变成一个物体。 (2)拼画。拼图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开始时教师可以先让幼儿用积木拼自己喜欢的图,然后画下来,或者给幼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让幼儿将它们拼合成一个图案。 (3)接龙绘画。教师可以启发幼儿根据已知画面分析,想象绘画。如提供图形让小组成员依次接画,每个幼儿只添一笔,设法使这个图案变成一个有趣的画面。 (4)续画故事。听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教师在故事讲到接近尾声时停下,请幼儿将故事的结尾画出来,这样,幼儿会续画出各种各样的结尾。 (5)设计问题让幼儿绘画。如给幼儿提供一个假设性问题:假如太阳消失了,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地球上没有水了会怎样?启发幼儿尽其所能猜测可能的结果,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根据问题将自己想象的结果用图画表现出来。 ⒉集中思维的训练 (1)选择组合尝试。教师呵以提供水果、疏菜、鸟类、家禽等图片,请幼儿选择一个主题,将这些图案组成—幅情节的画。 (2)运用彩笔、泥塑等工具形式,让幼儿把自己不同的经历和体验重新组合,并赋予全新的意义。 3.创造性思维训练 (1)唤起幼儿的想象,启发幼儿的思维。美术教育没有既定的模式,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尝试让幼儿进行创造。教师可以和幼儿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想象旅游、探险并因势利导。孩子们创造的火花一旦被点燃,就成了他们创作的源泉,一幅幅生动的、具有生命力的作品会让人叹为观止。 (2)培养观察力。观察活动中丰富多彩的生动形象,会使幼儿产生强烈的表达欲和操作动机,从而储存丰富的信息。 (3)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绘画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4.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着重点 (1)培养幼儿对事物变化的敏锐的观察力。在观察过程中,幼儿将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有的知识或假设联系起来思考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 (2)训练幼儿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流畅与幼儿的知识结构有关。思维敏捷的人,能迅速、准确、简洁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应采用各种渠道,多输送给幼儿各方面的知识,以充实幼儿的思维。 (3)提高幼儿思维的变通性。变通性即思维的灵活性,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发散性思维,教呵以通过幼儿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使幼儿灵活、迅速地产生多种多样的想法,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既思时间也想空间,使幼儿的思维灵活性得到提高。 (4)鼓励幼儿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善于超越传统和现实,把头脑中已有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产生有进步意义的新设想、新发现。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特征,具有积极的求异性。幼儿天生好奇,善于想象,喜欢异想天开,标新立异,教师应在美术创作中鼓励幼儿大胆求新,及时肯定赞赏幼儿不同寻常的想法,肯定他们的作品,激发幼儿求新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发散思维是多向的,但它必须符合逻辑,符合情理,必须有一个发散点,不是漫无边际地乱想。 三、拓展知识和兴趣 知识是创造力的条件,兴趣是创造力的主体,依葫芦画瓢的教学方式,只能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教师要重点培养幼儿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动脑实践的能力,并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和实践,爱护并激励孩子们的主动性和独创性。例如,我教大班做命题画“我到月亮上建个家”时,首先让孩子们收集有关“月亮”的有关资料,然后让他们把自己知道的讲给大家听,再让孩子们发挥想象,会把月亮上的家建成什么样,最后,大胆采用不同工具材料进行创作。这样幼儿就把多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把知识和兴趣有机结合了起来。 |